這是一篇以個人立場來思考探討出版社演進過程,以及作家心態的評論文。


  不管時代如何演進,我都相信,許多作家的文筆是相當值得認同,尤其是小說盛產的現在,當然,出版社亦是如此,只是臺灣的出版社並不懂得為旗下作家宣傳,或者該說,他們過度衡量廣告所需要的人力與金費,以致無法徹底為作家宣傳,導致許多優秀作品被埋沒。

  坦白而言,我並不認為臺灣作家不夠堅強,好比冒險者天堂的夜遊風、瑪門,鮮文學網的平和万里,以及許多可能成名、可能仍在奮鬥的作家,他們的作品往往不僅是擁有個人風格,更是極具思考深度的好作品,可惜臺灣的出版社並不太敢冒險。

  嗯,我不太懂得表達,但我認為臺灣出版社拘限了自己的世場,久了,不斷接觸那些固定模式的讀者,會習慣性的往那模式的書籍靠攏。

  猶然記得,曾與朋友討論到魔戒翻譯本,意外從朋友那知曉,當初朱學恆先生翻譯完魔戒時,亦是沒有出版社敢出版,最後還是靠著朱先生不斷的廣告與推動,魔戒開始廣為流傳,或許這可能是沒有根據的小道消息,但這也說明一件事,這並不代表魔戒是本差勁的作品,只是臺灣的市場已經被鎖死,所以魔戒也差點和國人無緣。

  以魔戒的完成度以架構度來說,我以為放眼現今的奇幻文界,稱為最佳代表與經典並不為過,我並不是魔戒迷,會以魔戒作為引例是因為,我個人以為以架構完整度來說,它的架構真的是相當完善,而許多細節也盡其可能的給予讀者合理解答,但為什麼臺灣無法產生這樣的文章?

  我認為,非是臺灣沒有這樣的人材與文筆,而是我們的出版社不願意冒風險去催生、孕育,國外有許多出版社在資金充足和情況允許下,以栽培各式作者為目標,但臺灣出版界不同。

  無論是冒天或是鮮網,甚至是禾馬,每一間叫得出名字的出版社都是如此,他們連一些些損失都不願意去承擔,當然,這種心態我們可以理解,畢竟,每個生意人都是以賺錢為目標。

  他們害怕創新無法獲得讀者共鳴,所以他們寧願繼續走舊路線,但是,他們都忘了,文豪與優秀作家都是在不斷努力後,終於有人賞識才得以出頭,沒有哪位文人是一開始就挾著君臨文界的氣勢出道,要沒有魔戒開先鋒,哈利波特就能在臺灣聞名嗎?

  這是個矛盾,但卻是個小作者與大手都無法忤逆的定律,小作者沒有條件和出版社談判,而大手則是害怕自己失敗或與東家因此產生間隙,因此不願創新,如此一來,臺灣文界的發展空間,真和當年閉關自守的清朝差不多呢!

  然而,出版社市場會逐漸縮小,一面方是經濟問題,更多方面是出版社的取材問題,甲社出白癡妹,乙、丙社也出,同樣的題材滿街跑,讀者選擇權看似很多,但實際上就那幾個題材換湯不換藥,多數讀者也膩了,只是在別無可選的情況下,勉強自裡頭取出幾本自己想看的,其他的就成為淘汰品,還會有購買欲望嗎?

  而新題材,出版社又持觀望態度,哪怕是出版,也不會認真宣傳,就像隻白老鼠,沒宣傳有幾個人會知道有這本書,又有幾個人會知道這是本怎樣的書,那就好像他們生了個娃,卻以為娃會自己爬去找食物跟衣服一樣荒謬。

  也許以我的資歷不夠資格說什麼,但我認為,太多遭到斬腰的作品,是宣傳不夠的情況下所產生的犧牲品,如果堅持自我風格與品質的作家有錯,那麼,不願為作家大力宣傳的出版社,亦是同罪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本帖僅發佈於私人天空部落格【咎人禁區】與鮮文學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血染黃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